菌种冻干是微生物保存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
点击次数:44 更新时间:2025-07-03
菌种冻干(Lyophilization,又称冷冻干燥)是微生物保存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,通过低温冷冻→真空升华→解析干燥三步法,将菌体中的水分以冰晶形式直接升华去除,获得含水量低(通常<5%)的干燥菌粉。
菌种冻干的核心在于通过物理状态变化实现菌体脱水,同时保留其生物学活性。其工艺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:
1.预处理阶段:保护剂添加与菌体稳定
保护剂选择:糖类(如海藻糖、蔗糖):通过氢键替代水分子与菌体蛋白质结合,防止冷冻导致的蛋白质变性;
蛋白质类(如牛血清白蛋白、脱脂奶粉):形成包裹层,减少冰晶对细胞膜的机械损伤;聚合物(如聚乙烯吡咯烷酮、聚乙二醇):调节溶液粘度,控制冰晶生长速率。
菌体悬浮:将菌体与?;ぜ涟匆欢ū壤?通常1:1~1:5)混合,制成浓度约10~100 CFU/mL的悬浮液,确保冻干后菌粉的活菌数达标。
2.冷冻阶段:冰晶形成与细胞?;?br />
快速冷冻(-80℃以下):通过液氮或超低温冰箱实现,使菌体周围水分迅速形成细小冰晶(直径<10 μm),减少冰晶对细胞膜的穿刺损伤;
慢速冷冻(-20℃至-40℃):适用于部分对低温敏感的菌种(如某些放线菌),通过控制降温速率(0.5~1℃/min),允许细胞内水分逐步外排,减少胞内冰晶形成。
3.升华干燥阶段:真空环境下去除游离水
真空系统启动:当样品温度降至-40℃以下时,开启真空泵(压力通常<10 Pa),使冰晶直接从固态升华为气态(无需经过液态);
物理原理:根据克劳修斯-克拉佩龙方程,低温下冰的饱和蒸气压远低于水,因此真空环境可加速冰晶升华。
加热控制:通过隔板加热(温度范围-20℃~30℃)提供升华潜热(约2838 kJ/kg),避免样品温度过低导致升华速率下降;
4.解析干燥阶段:去除结合水
提高温度(20℃~40℃):在升华干燥完成后,进一步升高样品温度,破坏菌体与结合水之间的氢键,将残留水分(通常1%~3%)降低;
作用:结合水是微生物代谢活动的主要介质,去除后可抑制酶活性与化学反应,显著延长菌种保存期。
终点判断:通过压力上升测试(Pressure Rise Test)或残余水分分析(如卡尔费休法)确认干燥完成,通常总干燥时间需12~48小时。